学生家长在学校上思想政治课。
“公交车上,遇到不让座的小学生,我们该视而不见还是勇敢地指出来?”5月13日,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二年级(4)班正在上一节思想政治课。讲台上,3名学生分角色扮演公交车上的乘客;台下,其他学生对3名学生的不同行为展开讨论。
这样“接地气”的思想政治课,让学生眼前一亮,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,既提高了学习兴趣,又学到文明出行的知识。
近年来,该校创新思想政治课讲授形式,将角色体验、情景剧、辩论会、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课堂,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。
“视频里的同学是否存在不文明行为?”“插队是否文明?”热烈的讨论使每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,没有枯燥的说教,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化、体验式的课堂教学,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直呼过瘾。
“我们鼓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,一堂有意思的思想政治课,要创设能引发学生共鸣的情景,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触动孩子的心灵,服务他们的成长。”该校党总支书记周欣荣告诉记者。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,学校还拓宽思想政治课的空间,将授课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,组织各年级学生到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、贺兰山岩画景区等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,让孩子们融入社会大课堂,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。
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该校每学期对思想政治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。“以平时的学习情况、德育实践活动、品德状况为评判标准,评选出70多名‘最美三小人’,然后带他们免费参加综合实践活动,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。”周欣荣说。
仅仅通过思想政治课,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,还需借助家长的力量形成社会合力。该校通过每月的“家长夜校”,向家长传递正能量和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,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。同时,利用每周的“家长大讲堂”“百家小讲坛”等平台,让不同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,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,实现家校共育。
教师自身就是一门特别的“思想政治课程”。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,该校每学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,让教师及时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。同时,借助校内研讨课、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,发挥老教师“传帮带”作用,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和水平。(记者 姜璐)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